一、能量:把控初情与排卵的“开关”
能量是后备母猪性成熟和排卵的基础,不同能量来源和供给时机,影响截然不同:
能量来源选对路:脂肪型日粮能提前初情期启动,淀粉型日粮助力卵母细胞成熟,纤维型日粮促进卵泡发育,三者比例适宜可显著提高发情率。
供给时机有讲究:体重达60千克后适量限能,不影响初情出现;但60千克前限能,后续补喂也会延缓初情。配种前2周提升能量水平,还能增加排卵数量。

二、蛋白质:保障生长与性成熟的“基石”
适宜的蛋白质水平,直接决定后备母猪的生长发育速度和性成熟进程:
低蛋白日粮会限制生长,导致后备母猪发育迟缓、体型瘦小。
针对发育不良的后备母猪,培育期需提供“中等蛋白质+高能量”组合,帮助其追赶生长,顺利达标性成熟。

三、矿物质(钙、磷):撑起繁殖“骨架”的“支柱”
后备母猪未来需承载孕期体重、应对长期繁殖任务,强健的骨骼和肢蹄至关重要:
钙、磷是骨骼发育的核心元素,后备母猪对二者的需求量高于其他生长阶段。
日粮中钙含量控制在0.9%~1%、磷含量0.7%~0.8%,可充分满足骨骼系统发育,减少后期因肢蹄病被淘汰的风险。

四、粗纤维:筑牢肠道健康的“防线”
肠道健康是后备母猪后续繁殖的“隐形保障”,粗纤维等益生元营养素作用关键:
培育期添加粗纤维、非淀粉多糖、寡糖等,能平衡肠道有益菌群,提升消化功能和肠道健康度。
长期补充可锻炼胃肠消化吸收能力、扩大胃肠容积,为妊娠期减少便秘、哺乳期提高采食量、降低体重流失打下基础。
养好后备母猪,营养是“第一关”。掌握以上4个营养要点,才能让后备母猪顺利达标、发挥最佳繁殖性能,为猪场持续高产保驾护航!